宮腔鏡大咖齊探討,敢問中國宮腔鏡未來路在何方?
——2019第七屆中歐婦科內鏡高峰論壇之“小宮腔 大世界”探索宮腔鏡專場精彩分享
子宮是美麗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也是生命起源的殿堂。然而,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宮腔粘連、子宮縱隔等疾病,常常重擊著這座美麗的宮殿。尤其我國生育政策改變后,宮腔疾病的精準、規范診治越來越受到關注。宮腔鏡是用于診斷、治療和隨訪子宮腔內病變的婦科微創診療技術。近年來,宮腔鏡技術取得許多偉大的進步。那么,現階段的宮腔鏡應用主流是什么?除診治宮腔疾病外,宮腔鏡還在哪些疾病診治領域得以拓展?未來,宮腔鏡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在2019第七屆中歐婦科內鏡高峰論壇上,專門開設的由KARL STORZ支持的“小宮腔 大世界”探索宮腔鏡的未來專場中,國內宮腔鏡大咖齊聚,展開全面且深入的探討分析。
問卷測試 開啟宮腔鏡探索又一征程
《宮腔鏡下的世界-從解剖到病理》這本書涵蓋了17大類宮內疾患,三百多張圖解,一千多張圖片。馮力民教授團隊將書中的理論內容摘錄出來,做成題庫,題目包括宮腔鏡下的診斷、診療方案的選擇等。在今天的會議伊始,參會醫生積極參與了《宮腔鏡下的世界-從解剖到病理》線上問卷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前10名醫生獲得由馮力民教授親筆簽名的《宮腔鏡下的世界-從解剖到病例》。
馮力民教授講話
獲獎醫生贈書合影
大咖翻譯宮腔語言
宮腔鏡未來發展更廣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馮力民教授:門診宮腔鏡和日間手術
馮教授講到,回顧宮腔鏡近年來的成長歷程,微創化、門診化是其發展趨勢。隨后,對宮腔鏡檢查、門診宮腔鏡、門診宮腔鏡理念優勢、限制門診宮腔鏡發展的因素(疼痛)、陰道內鏡的誕生背景及優勢、陰道內鏡的臨床應用等給予介紹。馮教授認為,陰道內鏡不使用窺器、不使用抓鉗、不擴張宮頸、不探測宮腔長度,幾乎無痛,無需麻醉,適用人群廣泛,門診使用成功率高,相信很快將發展成我國門診宮腔鏡的主流。研究還顯示,年齡、剖宮產史、絕經狀態、痛經、陰道分娩史、陰道分娩次數6種因素對于陰道內鏡檢查是否成功無相關。日間手術是解決目前看病難的一種有效途徑,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將日間手術納入醫保基金病種付費范圍,積極推動了我國日間手術的發展。門診宮腔鏡是日間手術的重要體現。我們相信,今天和未來的宮腔鏡一定會更微創、更便捷、更安全,使患者更獲益!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張浩教授:宮腔鏡陰道內鏡技術
陰道內鏡檢查技術首先由Bettocchi在1995年提出,該技術無需擴張宮頸、無需放置窺器、無需宮頸鉗把持宮頸、無需擴宮、無需事先探查宮腔、無需宮頸預處理和低壓膨宮,唯一需要的就是纖細的連續灌流的檢查鏡。張浩教授對陰道內鏡檢查的優點、適應癥、禁忌癥、檢查前準備、檢查后注意事項、關鍵操作步驟和技巧等方面內容進行系統介紹,并推薦在檢查過程中聯合超聲。此外,陰道內鏡技術還能用于電切手術,如TCRC、TCRR、TCRM、陰道隔電切等電切手術。張教授還準備探索陰道內鏡技術在宮頸病變等其他疾病領域的應用,并解釋了探索陰道內鏡技術用于電切手術的原因。最后,張教授指出,陰道內鏡技術無痛、無需麻醉、便捷、舒適,且隨著設備的更新和在更多特殊情況下的應用探索,會有更廣闊的應用領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黃曉武教授:超聲監護在宮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及局限性
黃曉武教授認為婦產科醫生都應該會做超聲檢查,尤其在宮腔鏡手術中,超聲可幫助判斷肌瘤類型,對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有引導意義;三維超聲還可在術前幫助診斷子宮畸形類型,相較于腹腔鏡,子宮中隔手術進行超聲監護,更無創,且能夠觀察手術進度和剩余肌層的厚度,優勢明顯;超聲還是宮腔粘連術中最重要的監護方法。黃教授通過對大量臨床實例和超聲監護下的宮腔鏡手術視頻的講解,進一步強調超聲監護在宮腔鏡手術中的重要性,其可用于術前評估、預防子宮穿孔,并能幫助判斷宮腔鏡手術切割的界限。
中南大學附屬湘雅三醫院徐大寶教授:5Fr.宮腔鏡器械手術技巧
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的改變,使臨床上宮腔疾病備受關注,也推動了我國宮腔鏡事業的發展。徐大寶教授表示,5Fr.是宮腔鏡常用器械中最小的,特別適用于宮頸擴張困難的患者,還通過子宮縱隔、子宮內膜息肉、粘膜下肌瘤(II型)、宮腔粘連等宮腔鏡手術視頻,分享相關手術技巧。如對于子宮縱隔的宮腔鏡手術,徐教授指出,由于5Fr.宮腔鏡手術視野相對較小,可在進入宮腔后先在隔板兩側做標記,并對冷刀切除術中如何避開血管、如何識別手術已達到肌層、如何使用5Fr.雙極電凝棒止血以及“標記法”子宮縱隔電切術的操作關鍵等給予講解。而對于臨床棘手的宮腔粘連,徐教授則重點講解了5Fr.宮腔鏡“犁田式”和“撐開式”手術方式。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玉清教授:冷兵器在宮腔手術中的應用
更清晰、更微創、更安全是宮腔鏡的不懈追求。宮腔鏡主要用宮腔疾病的檢查和手術兩方面,宮腔鏡下電切手術是大多數宮腔鏡手術的經典和標準術式。然而,傳統的宮腔鏡電切系統有電熱損傷與子宮穿孔、水中毒、學習周期長、視野受限導致手術耗時等一些弊端,因此,宮腔鏡冷兵器逐漸登上舞臺,且應用領域逐漸拓展。所謂“冷兵器”也就是非能量器械,如宮腔鏡下使用的刨削系統、剪刀等。宮內刨削系統是宮腔鏡冷刀手術的新進展,可用于清除胎物殘留、粘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的治療。陳教授分享大量宮腔鏡刨削系統手術視頻后強調,其定位準確,病灶清除徹底,手術視野持續清晰,最重要的是還能減少對子宮內膜的損傷。
2019第七屆中歐婦科內鏡高峰論壇之“小宮腔 大世界”探索宮腔鏡的未來專場內好友如潮,學術活動舉辦取得圓滿成功。不論是授課專家還是現場學員,都紛紛表示,非常感謝姚書忠教授及其團隊,為大家搭建起這樣良好的宮腔鏡學術交流平臺,助力我國宮腔鏡技術的推廣和發展。
主持&花絮
本文來源中國婦產科在線